一、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对稻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15~20cm,做到深浅一致,犁底平,不留生格子,每1hm㎡施农家肥12t、纯N70kg、P2O5100kg、K2O50kg后耙平,要做到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上软下松,为水稻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当秧龄35~45d,叶龄4.0~4.5叶,苗高13~17cm,根数12~14条,百株地上干重2.8g以上时,即可移栽。插秧前,用罗盘定向,将插秧行向定为磁南偏西20°,做出标线,在标线一侧插2行秧苗,行距20cm,株距15cm。插秧时采用拐子苗插法,插完这2行后,留出50cm作为大行距,再按上述方法插2行。依此类推,做到不漏插、保证穴苗数3~4棵,深浅一致;插秧时最好用插秧架,以保证行直行正,光能利用率更高。
二、科学管理(包括灌溉、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1、灌溉移栽时保持1~3cm水层,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水深一般在5~7cm,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3~5cm为宜;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7月上旬)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至乳熟期采用1~2cm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深灌(10~20cm)护胎;乳熟至收获前1周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7d断水;灌溉要采用昼停夜灌方式进行。
2、施肥插秧20d后每1hm㎡施纯N50kg促分蘖肥;出穗前30d每1hm㎡施纯N20kg、K2O50kg攻穗肥;喷施叶面肥2~3次。
3、主要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移栽后5~7d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后保持水层4~5cm、5~7d;7月中下旬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kg/hm㎡,兑水500倍喷雾防治稻瘟病;在孕穗中后期每1hm㎡用井岗霉素150~200g兑水750kg喷雾防治稻曲病;在二化螟产卵盛期和孵化期用5%锐劲特加杀虫双进行喷雾或喷浇防治水稻二化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