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陆续有细菌性基腐病在部分秧田和中稻制种田中不同程度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病株根节和茎基部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并伴有恶臭:分蘖期发病心叶青枯发黄似螟虫造成的“枯心”;拨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病株出现“剥死型”症状;孕穗抽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呈“青枯型”后形成枯孕穗、白穗等。该病常在往年曾发生过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烂糊田或未进行搁、烤的田块发生,发病后病株病穗枯死,不及时防治,将造成严重减产。为此,请广大农户注意抓好田间肥水管理,并及时喷药防治。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以提高稻株对基腐病的抵抗力。
2、及时搁、烤的田,对易淹易浸田在雨后要及时排水。
3、发病的田块,先排干田水,再喷药防治,施药后五天内不得上水。
防治药剂选用:噻菌铜、噻森铜、氯溴异氰尿酸、叶青双。
注意:病情严重的田块隔5-7天再喷一次,连续喷雾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