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苜蓿花叶病毒病是一种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发病的一种病害,此病害危害大、传播范围广,所以一定要及时做好防治措施,那大家知道辣椒苜蓿花叶病毒病具体应该怎样防治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辣椒苜蓿花叶病毒病为害症状
茄门甜椒和耐湿辣椒染病后,初在叶上产生褪绿斑点和环斑,大小1~2毫米,暗褐色,后叶坏死;上位叶产生系统褪绿环斑或黄色斑驳,多沿脉扩展,心叶变小,稍扭曲、畸形;湿度大条件下,叶脉或茎部产生坏死条纹,果实上也生褪绿花斑,植株稍黄化,矮缩。
辣椒苜蓿花叶病毒病发病规律
1.病毒病是高温干燥的产物,在越夏、秋延迟初期发病严重。
2.病毒体是结构简单的蛋白质体,如果植株在不造成伤口的前提下,病原体很难穿透细胞壁而侵入植株体内。伤口是植株生长期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造成伤口:害虫噬咬,田间操作,叶片摩擦等。
3.不同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很大。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候特点选择相应的甜椒品种。
4.传播途径较广。棚外杂草、田间害虫(特别是白粉虱)都可以携带病原菌。
辣椒苜蓿花叶病毒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毒病品种。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要求秧苗株型矮壮,第一分杈具花蕾时定植。
3、种子用10%磷酸三钠侵种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4、利用保护地设施,于终霜前20-25天定植,或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促其早栽、早结果,进入病毒盛发期辣椒已花果满枝,根系发达,植株老健,抗病能力强。
5、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采收期需勤施肥、浇水。
6、提倡采用防虫网治传毒蚜虫。也可与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间作,减轻病毒病发生。
7、喷洒0.5%OS-施特灵(壳聚糖)水剂5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水乳剂500倍液、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500倍液、0.05%核苷酸水剂500倍液、7.5%菌毒吗啉胍(克毒灵)水剂7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NS-83增抗剂100倍液、31%吗啉胍三氮唑核苷(病毒康)可溶性粉剂7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00—300倍液,此外也可用弱毒疫苗N14、卫星核糖核酸(即卫星病毒)S52。
①选用抗病品种
羊角形或牛角形品种比灯笼形品种抗病。抗耐病品种有保加利亚辣椒、中椒2号、中椒4号、中椒5号、农大40、甜杂2号、早丰1号、苏椒2号、双丰、洛椒1号、鲁椒1号、鲁椒3号、早杂2号、湘研1号、辽椒4号、辽椒3号、沈椒2号、茄门、吉林3号、7604、向阳椒、巴彦椒等。
②种子消毒
一般要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然后再催芽、播种。
④加强田间管理
最好与大田作物实行2~3年轮作。深耕深翻,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作基肥,还要及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高畦、双行密植法,覆盖地膜,以促进辣椒根系发育。未覆盖地膜者,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傍晚浇水,降低地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注意防治蚜虫。避免农事操作传毒,在进行整枝、绑蔓、喷花等农事操作时,对病、健株分开操作,避免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