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杏树球坚蚧的防治

2021-01-20 12:19

近几年来,随着鲜食杏市场价位的不断升值,各地杏树发展面积正在逐年扩大。诚然,影响杏树产业健康发展的杏球坚蚧的防治,成为备受果农关注的话题。结合当地实际,就杏树球坚蚧的防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参考。一、生长习性。杏球坚蚧在山东省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背阴面裂缝处越冬,虫体上覆有白色腊质,虫口密度大时结一层白霜,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若虫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若虫转移后固着前为药剂防治最佳时期),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即不再活动。固着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出腊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介壳,初期体软,介壳色泽由浅灰褐色变成花椒粒状的暗褐色,并分泌密质粘液,后期变硬,危害严重时树体叶片呈油乎乎的淋洗状,(介壳呈花椒状硬壳时为药剂防治效果最差时期);雄虫脱皮一次,然后分泌腊质,形成介壳,在其中化蛹;4月份雄虫羽化为成虫,与雌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虫于5月上旬开始在介壳下产卵,每雌虫可产卵600-700粒,卵期一周;5月下旬6月上旬孵化的若虫由母体下爬出,四处蔓延到叶上(叶背比叶面多),将口器固定在叶肉组织中,吸食汁液为害(若虫转移后固着前为药剂防治最佳时期)。落叶前若虫转移到枝干上分泌白色腊质,脱一次皮后即在脱皮壳中越冬。二、防治关键。

防治介壳虫的关键在于选准时机和选择有效的杀虫剂,其次是喷药方法。低龄幼虫对药剂敏感,而且介壳层薄,药剂容易渗透,这个时期喷药效果最好。一旦进入高龄虫期,即分泌蜡质层,介壳层变厚,药剂不易渗透,防治效果不好。根据防治试验,杏球坚蚧的防治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萌芽前,即惊蛰过后至芽萌动时(3月下旬到4月上旬),若虫出蛰,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二是卵孵化盛期(即5月下旬至6月份)。这两个时期杏球坚蚧的介壳和蜡质层均未形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此时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三、防治方法(1)早春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或800倍强力清园剂,或50倍机油乳剂进行铲除清园,成本低,效果好。(2)萌芽至花蕾露红时(3月下旬到4月上旬),越冬若虫自蜡质壳内爬出转移时喷3度石硫合剂或48%毒死蜱乳油2500倍液喷雾。(3)若虫孵化盛期(5月下6月上),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40%啶虫.毒(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喷雾,或1000倍噻嗪酮,或1500倍-2500倍乐斯本(毒死蜱),或1000倍介壳灵进行喷雾,或喷2.5%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800到1000倍液,外加1500倍害立平以增加内吸渗透性。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防效均好。(4)人工刷除介壳,应在雌虫尚未产卵或卵未孵化前刷除(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树干涂药环:5月下旬——6月上旬,刮去15-20厘米树干老皮,涂10%吡虫啉50-100PPM,涂后用塑料布包扎。(6)保护天敌:黑缘红瓢虫的成虫捕食蚧壳虫若虫,幼虫捕食蚧壳虫的雌成虫,应注意保护利用,一般秋末可人工设置瓢虫的越冬场所,生长季节避免喷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