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

2021-04-26 12:38

(一)病原与症状

学名:Fusariumspp。

苜蓿镰刀菌根腐病又称镰孢根腐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为桃红色。病菌产生2品种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多细胞,有3个隔膜,具显然脚胞,大小28。9—42。lUmX4。6—6。2Um,可产生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至纺锤形,偶有l分隔,大小9。2—14。5UmX5。2—5。9Um。此病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根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全部根内部糜烂,仅残留纤维状维管束,病部呈褐色或红褐色。湿度大时,根茎外表产生白色霉层(即为分生孢子)。因为根部糜烂病株易从土中拔起。发病植株随病害发展,地上部生长不良,叶片由外向里逐步变黄,最后整株枯死。苜蓿镰刀菌根腐病是苜蓿常见病害之一,我国主要散布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和北京等地区。

(二)传播道路与发病条件

根腐病为泥土习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泥土、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害发生风行的主要因素是泥土温度和湿度,根腐病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泥土湿度大,地下害虫发生多,连作地块经常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Affinity十Z、CW227、CW301、CW400、WL232HQ、WL324等。

(2)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地种植苜蓿。

(3)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及线虫,减少伤口侵染。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销毁。生长期适时浇水施肥,增进根系生长。

(5)发病严重的地块可履行3—5年的轮作。

(6)种子解决:用种子重量3炻的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与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杂后拌种。

(7)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