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成熟期田间管理技术,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2021-04-30 09:56

摘要:水稻中后期要重点把握穗肥施用、水分管理、稻瘟病防治、二化螟防治等管理技术以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我县7月份进入雨季,正是水稻病虫害的多发时期。特别有利于稻瘟病、二化螟的发生和发展,为保证水稻生产安全进行,结合我县实际,把这一时期水稻综合管理措施做简要介绍,达到防病防虫丰产丰收的目的。

一、施用穗肥

我县大部分农户在6月末将全生育期所需的化肥全部投完。由于追肥早,遇高温流失量大,到7月中后期将出现缺氮现象,不利于穗粒数的增加。稻农应根据水稻长势酌情施肥。此期水稻出现落黄现象时,穗肥的施用量每公顷施尿素50公斤。水稻80%齐穗后可进行一次叶面追肥,每公顷磷酸二氢钾用量1.5公斤,喷施浓度为0.2-0.3%。

二、水分管理

在水稻孕穗期,应坚持间歇管水的方法,即灌寸水后等水干了再灌寸水的方法进行,一直持续到水田撤水。7月中下旬如遇到日平均气温低于170C,要灌20厘米以上水层,防治障碍性冷害的发生。

三、防病虫害

(一)稻瘟病发生与防治

1、稻瘟病发生条件

(1)气象条件

从历年稻瘟病发生的情况看,6月下旬至7月中旬,如阴雨连绵日照少,湿度大,平均气温在200C,相对湿度在85%以上,适于叶瘟的大发生。8月上旬降雨较多湿度大,旬日照不足60小时,不利于水稻生育而利于病菌传播侵染,节瘟和穗颈瘟就有大发生的可能。

(2)品种抗性差异

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品种发病严重,而有的品种发病轻或根本不感病,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其感病程度也不一样。

(3)肥料和密度

氮肥过多,施用过晚,发病就重。植株过密,株间荫蔽,不易透光,湿度过大,病菌容易萌发侵入,穗颈瘟发生较重。

2、防治稻瘟病方法

(1)预防措施: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做好合理施肥,合理密植。要早育壮秧、早插,防止深水淹灌。要提高水温,防止贪青,促进早熟,增强水稻抗病力。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增强抗病力。要消灭病稻草、病稻壳、病秕粒等菌源。

(2)药剂防治:水稻破口期、齐穗期施用稻瘟灵(富士一号)防治,间隔7-10天。

(二)二化螟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秋季深翻,春季深水泡田,清除田边杂草和稻草、稻茬,消灭越冬虫源。②水源比较充足的地区,可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在一代化蛹初期,先排干水2-5天或灌浅水,降低二化螟在稻株上的化蛹部位,然后灌水7-10厘米,保持3-4天,可使蛹窒息死亡;二代二化螟1-2龄期在叶鞘为害,也可灌深水淹没叶鞘2-3天,能有效杀死害虫。

2、生物防治:①在螟蛾盛期放稻螟赤眼蜂(吉林农业大学生产)。②用青虫菌和杀螟秆菌,每克含一百亿个活孢子的菌粉加水2000-3000倍,再按用水量的1/100加洗衣粉,增加黏着力。如果加少量的敌百虫、敌敌畏等效果更好。并可兼治多种水稻害虫。每公顷用600-700公斤菌液喷雾。

3、药剂防治:应掌握用药最佳时期,以提高治虫效果。我县一般在6月25日-7月10日施药最好。可用敌百虫、杀螟松、杀虫双、杀虫单等进行喷雾或泼浇、撒毒土等方法。上述各种方法的施药期间,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3-5天,可提高防治效果。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