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靑枯病的防治措施

2021-05-06 14:24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基腐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由几种镰刀菌(Fusariumspp)或几种腐霉菌(Pythiumspp)引起的为害玉米根和茎基中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

为害症状

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青枯病的显症高峰期,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也有在乳熟期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现象为急性症状,植株茎部先发黄变褐,后变软,根系发育不良,根少而短。根和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茎基髓部因病源不同可见红色粉状霉(镰刀菌)或白色绒毛状霉(腐霉菌)。

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从植株气孔处伤口浸入。玉米生长中期,生长迅速,组织柔嫩,玉米灌浆中期至蜡熟期,连续阴雨,光照不足,重阴暴晴是发病综合有利条件,茎基部叶鞘间雨后集水湿度大,容易发病。施氮肥过多,过度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对植株造成的各种损伤。都会加重发病,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浆期间到蜡熟期若遇暴雨后突然转晴时,该病可能大流行。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如中单2号、郑单14、豫玉25、掖单4号、丹玉16号等杂交种。②合理蜜植。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雨季排除积水。分期培土。及时中耕松土,避免各种损伤。④及进拔除重病折倒病株,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深翻深埋或集中烧毁,可避免病害传播,并减少浸染来源。⑤茎基部发病时可及时将四周的土扒开,降低湿度,减少浸染,待发病盛期过后再培好土。。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