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甲烷菌活跃、沼气池产气快,是沼气生产和使用的最佳时节,但这一时期也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沼气用户要特别加强对沼气的日常管理及安全使用,避免意外发生。
一、勤进、出料。夏季气温高,沼气发酵原料分解快,消耗原料的速度也快。为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使产气正常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原料。新建的沼气池,在正常产气后20-30天时再加新料。正常运行的沼气池可坚持每天进出料,也可每5-10天进出料一次。沼气池进料时,应先出料,后进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以保证有足够的、稳定的贮气空间和适宜的发酵浓度。"三结合"(池、圈、厕)的沼气池由于有人畜粪尿每天不断自流入沼气池,因此,应注意添加一定的水,以保持发酵原料浓度。
二、勤搅拌。经常搅拌发酵原料能使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和沼气细菌分布均匀,扩大沼气细菌的接触面积,提高产气率;可以打破上层结壳,使浮渣下的沼气上升到气室内;可以使沼气池内的温度均衡,提高全池料液温度。搅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长柄器具从沼气池的进料管伸入发酵间,来回拉动数十次;二是从出料间提出几桶沼液,由进料口倒入,使池内料液流动。搅拌能使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与沼气细菌充分接触。促进沼气细菌的新陈代谢加快,迅速生长繁殖,提高产气率。三、勤加水。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消耗大,要视具体情况经常向沼气池内适量加水,沼气池内适宜的发酵原料浓度6%-12%。夏季应保持在6%-8%之间为宜。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沼气细菌的活动和沼气的产生。
三、要注意经常检查酸碱度。一般用PH试纸进行检测,正常值为6.8~7.5,也可以通过简单观察出料口料液颜色进行识别。正常发酵的沼气池出料口料液呈酱油色且泡沫丰富;沼液略偏酸时出料口料液泛绿,这时要停止进料,等恢复正常或淘出一部分原料后补充水以降低发酵浓度。如果出料口料液呈黑色且有白膜,表明料液酸化严重,应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或草木灰,并补充更多接种物。如出料口料液呈灰色,表明发酵料液浓度偏低,应及时补充新鲜原料。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要仔细观察并视情况向沼气池加注适量水调节发酵浓度,这样有利于沼气内细菌的正常生长。
四、要注意经常检修。夏季需要对混凝土沼气池进行保湿养护,常用的保湿方法是将池顶覆土保持湿润状态。当池内压力过大时,应及时用气、放气,以防较大压力长时间作用于沼气池,对池体造成破坏。压力大时还容易造成管道漏气,应及时进行维护。进出料口在下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大量渗入沼气池,造成池内压力突然增大,损坏池体。正在使用沼气时,不可进出料,尤其是不能快速进出料,避免因沼气池内出现负压引起回火而发生爆炸。沼气池周围要有排水沟,以防雨水灌入池内,影响池料浓度或溶液漫于拱顶缩小气箱容积。
五、勤检查。
1、检查压力表。由于夏季产气量高,要经常观察压力表。当池内压力过大时,应及时用气、放气,以免较大压力长时间作用于沼气池,对池体造成破坏。
2、检查输气管道。如果输气管道、开关的各接头部位有发黑现象,就表示有沼气漏气,应对管路进行维修。雨季埋在地下的管道常有积水,可在导气管适当位置安装一个积水瓶,以防止积水堵塞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