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比较复杂,涉及插秧工作部分和整机性能两大部分的调整。下面以东洋牌PF455S型插秧机为例,介绍其技术调整方法。
一、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
1、插秧株距的调整
插秧株距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株距调节手柄的位置来完成的。株距调节手柄有三个档位,分别是70、80、90档位。这些档位对应每3.3平方米面积上的穴数,分别为70穴、80穴、90穴,株距分别为16厘米、14厘米、12厘米,每亩总穴数分别为14000穴、16000穴、18000穴。调整时,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下,将株距调节手柄推进或拉到相应位置即可,需确保调节手柄完全结合。
2、穴株数的调整
穴株数由插秧机取秧块的面积决定,与秧块的大小、高度、宽度有关。因此,穴株数的调整包括横向取秧量、纵向取秧量和送秧量三方面。
横向取秧量的调整是取秧块宽度的调整,有三个档位:20、24、26。调整时,必须在苗箱移动到最左或最右边时,将插植离合器拨到连接的位置,发动机熄火,旋转圆板,使圆板上的数字转到螺栓口处,用螺栓固定即可。
纵向取秧量的调整是取秧块高度的调整,有8-17毫米的10个档位。通过调节秧苗移送支架箱孔位置及秧苗移送螺杆长度来实现。当纵向取秧量调节手柄位于8-11毫米时,对应为3孔;11-15毫米时,对应为2孔;15-17毫米时,对应为1孔。
3、插秧深度的调整
插秧深度的调整可通过改变调节手柄的位置选择4个档位,每档改变插秧深度6毫米。还可通过改变浮板与机器连接的插孔选择6个档位。调整时,主浮板和辅助浮板的插孔位置必须同时相应调整。
二、整机性能的调整
1、发动机皮带的调整:松开发动机的4个底座螺栓,将发动机向前移动到皮带张紧度符合要求,即用手指压下10-15毫米,再拧紧4个底座螺丝。
2、火花塞的调整:拆下火花塞,检查电极间隙应为0.6-0.7毫米,电极干燥清洁无油污垢,否则调整间隙并清除干净。
3、汽化器的调整:拉动风门、油门拉线,确保开关正常。怠速螺丝向内拧降低怠速,向外拧提高怠速,调整时拧紧后再退出二分之一圈,并根据需要微调。
4、插植链条的调整:松开主齿轮箱的张紧机构,调整插植齿轮箱处张紧螺杆,使链条预张紧,再将主齿轮箱张紧机构逆时针旋转,使链条张紧。
5、机体平衡度的调整:当插秧机左右不平衡时,将机器左右摇摆4-5次,导轨两边高度差大于10毫米时,调整仿联动臂上的调节螺母使其平衡。调整时先将机器停放在平坦处,将苗箱放在导轨中间,上升机器,摇动后停放2-5分钟确认。
6、操纵拉线的调整
主离合器手柄拉线的调整:将拉线调紧至主离合器连接时在“切”字位置开始工作。
插植离合器手柄拉线的调整:将拉线调紧至插秧离合器连接时在“切字”位置开始工作。
安全拉线的调整:确保变速手柄位于行走档时,插秧离合器接通,变速手柄自动跳至插秧档。
液压升降手柄拉线的调整:以液压升降手柄位于“上”的位置时,机器开始上升,上升时间为3-4分钟,下降时间为1.5-2分钟。
转向离合器拉线的调整:将手柄间隙调整到0-1毫米。
7、秧针与取苗口间隙的调整:松开插植总成的曲柄固定销和摇杆固定螺母,左右移动插植臂,使间隙符合1.3-1.7毫米要求后固定。
8、秧针与苗箱间隙的调整:秧针与苗箱左右间隙为1.5-2.5毫米且对称分布。调整时松开苗箱与光杠固定螺丝,左右移动苗箱使间隙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