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与调整技术要领
插秧机因其优质、高产、节本、省工、增效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以PF455S型插秧机为例,以下是其使用和调整技术的核心要点:
一、插秧前的准备
1.大田准备
田块需平整,耕耙后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确保插秧后寸水棵棵到。
田面应干净无杂草、无浮渣,田泥上烂下实,避免插秧机作业时陷机或壅泥。
2.秧苗准备
在育好壮秧的畦面上,用刀切成58厘米×28厘米的盘状。
装入插秧机箱的苗盘底部土应适度湿润,以手指能稍微按进去为宜。太干易浮秧,太湿则每穴株数超标。
3.插秧机准备
使用前,检查插秧机并添加汽油、机油、齿轮油等。
各转动摩擦部位需加注黄油,确保各连接处螺母、插销紧固。
二、插秧机的调整
1.秧针与导轨插口侧面间隙
标准间隙为1.3~1.7毫米。间隙不正确时,松开导轨调节手柄,左右调整导轨,使左右间隙一致。
2.秧针和苗箱侧面间隙
标准间隙为1.5~2.5毫米。间隙不正确时,松开苗秧支架和苗箱移动滑杆的紧固螺栓,左右移动苗箱调整至一致。
3.株穴距调整
固定行距30厘米,穴距根据田块肥力、品种和栽插时间调整,通常控制在12~14厘米。
4.插秧深度调整
通过插深调节手柄位置或换装浮板支架上的插孔来调节,往上为浅,往下则深。
5.每穴株数调整
每穴5株左右。通过调节纵向取秧量和横向送秧量控制秧针取秧量,手柄向左调取秧量增多,向右调减少。
三、驾驶操作要领
1.保持匀速前进
避免忽快忽慢或频繁停机,行走时尽量保持直线,减少急转弯造成的漏插或重插。
2.关注送苗辊工作状态
发现槽口有秧根或粘土时,及时停机清理,确保插秧质量。
3.初装或插完秧苗时
将插秧机苗箱移到最左或最右侧,以保证插秧质量。
通过以上准备、调整和操作要领,可有效提升水稻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