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农场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了提高其使用效益,掌握维修保养技术对农民机手至关重要。以下是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五个关键步骤:
首先,进行“一换”,即更换发动机、插秧箱、齿轮、驱动、插植臂、齿轮箱中的机油和齿轮油。发动机每工作一季或50小时后需更换机油;插秧箱每两季或100小时后更换机油;齿轮箱每三季或150小时后更换齿轮油,以确保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其次,进行“二洗”。每班作业结束后,应清洗插秧机上的泥污杂物,并清洗发动机的化油器、沉淀杯和空滤器,以保持机器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接着,进行“三查”。清洗后,检查发动机的燃油量、机油量和各连接紧固部位;检查插秧机的送秧机构、曲柄、摆杆、秧爪、插植叉等的磨损、变形、润滑情况及间隙;检查行走和操纵机构的离合器、驱动轮、转向离合器工作状况、齿轮箱的油量,V型皮带的松紧度、驱动链轮箱油量及各种操纵拉线。
然后,进行“四调”。调整发动机的火花塞间隙和化油器怠速;调整插秧机的株距、株数、插秧深度、秧针与插植叉间隙;调整行走和操纵机构的拉线,如插植离合手柄拉线、安全拉线、液压升降手柄拉线、转向离合器拉线等间隙及灵敏度。同时,在这些拉线孔内滴几滴机油,以减少摩擦力,增加灵敏度。
最后,进行“五保养”。包括新机保养、班次保养、定期保养、存放闲置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主要内容涉及清洗、检查、润滑、调整、紧固、修复和更换等。插秧机工作100小时以上需进行定期保养;在一个工作季节结束后,做好季后保养对延长插秧机使用寿命尤为重要。
通过这五个步骤的维修保养,可以确保水稻插秧机的高效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从而为农场的生产提供稳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