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汽缸磨损的原因及防止办法

2019-04-08 12:24

拖拉机的技术状态一般会随车辆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变坏,出现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异响加重,排气冒黑烟。引起此类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发动机汽缸的磨损超限。在拆检汽缸套时,会发现汽缸磨损有两个特点,一是在长度上磨损成锥形,即上大下小形状近似锥形,最大磨损部位是当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第一道活塞环相对应的汽缸壁;二是汽缸沿圆周磨损成椭圆,椭圆的长轴多位于横向(垂直曲轴)或纵向(平行于曲轴)。但侧置气门的汽缸最大径向磨损部位一般是接近于进气门对面。

1汽缸磨损原因分析

1.1汽缸在长度上磨损成锥形的原因

(1)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的高压力作用。在燃烧过程中,气体窜入活塞环的内圆处,使活塞环作用于汽缸壁上的单位压力急剧增大(上止点附近),越靠近燃烧室的活塞环正压力越大,所以第一道活塞环处一方面正压力最大,摩擦磨损增加,另一方面高的正压力会破坏润滑油膜的形成,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产生半干摩擦,此处磨损最严重。

(2)当活塞运动至上止点而改变方向时,活塞的运动速度降为零,由于速度的突然变化,油膜难以形成,从而加速了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磨损。另外,发动机工作时,速度变化范围也很大,如启动、怠速和高速行车等,这将使润滑油膜被破坏,加速汽缸工作表面的磨损,而汽缸上部润滑油不易达到,所以磨损更大。

(3)由于燃烧时的高温气体冲刷和汽缸壁上部的机油被烧结,使润滑状况恶化,汽缸上部处于半干摩擦和边界摩擦条件下工作,磨损加剧。

(4)汽缸壁受燃烧生成物中酸性介质腐蚀。有资料介绍,当汽缸壁的温度低于80℃时,水蒸气易从燃烧生成物中凝结出来,如硫酸就是燃料中所含硫在燃烧时与燃烧生成物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这些酸性介质加剧了汽缸壁的磨损。在修理实践中,常常遇到第一缸磨损较甚的情况,原因是该缸冷却过甚,工作温度较低,腐蚀严重,故磨损较甚。

(5)空气滤清器工作不佳,随空气进人汽缸的磨料粒子过多对缸套产生磨损。由于空气带进的磨料首先作用于第一活塞环与缸套间,因此缸套上方磨损严重。

1.2汽缸沿圆周磨损成椭圆的原因

(1)发动机在工作中,活塞的变形较大,当燃烧时,高压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迫使活塞沿纵向伸长。同时活寨受热后,也沿横向增大。

(2)发动机在工作时,汽缸体及汽缸均因受热而膨胀,如多缸发动机,由于相邻两缸之间的过梁处无充分膨胀余地,因而汽缸的变形呈椭圆形。由此可见,若对活寨的原始形状考虑不足,即活塞在自由状态下椭圆的短轴与长轴之差不够,变形后不能使活塞断面成正圆形,汽缸容易磨损成椭圆形。

(3)曲轴连杆轴颈磨损成锥形,曲轴弯曲或连杆在曲轴轴线方向弯曲,或装在机体上的缸筒中心线与曲轴连杆轴颈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过大等。上述诸因素皆会使活塞环与汽缸发生偏磨,造成汽缸呈椭圆状。

2防止汽缸磨损的措施

(1)新车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严格按规范磨合试运转后才能投人作业。因为缸套活塞环等件在制造过程中零件表面还留有不同程度的加工痕迹,它们是凸凹不平的。如果拖拉机不经磨合就全负荷工作,会导致缸套内表面撞伤、划痕和熔接。磨合可将零件表面凸起部分逐渐磨平,以形成良好光滑的工作表面,形成最佳的配合间隙,延长缸套的使用寿命。

(2)保证空气、机油、燃油的清洁。空气滤清器壳内必须加入适量的清洁机油,并定期更换。严禁不经过滤的空气直接进人汽缸。燃油须经48h沉淀后方可使用。严禁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下往油箱内注油。

(3)启动发动机时,不要将油门放到最大位置,以能启动着火为原则。当气温低于15℃时,启动时不要加油门,曲轴空转至感到轻松后再供油启动(中小油门)。启动后的发动机应适当预热,水温到60℃时方可投人作业。严禁先启动发动机后加冷却水的错误作法,否则汽缸会因骤冷而裂损。

(4)要经常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为80℃左右,蒸发式发动机可高些。水温低于50℃以下时进行负荷作业与90℃时相比,汽缸壁的磨损量是90℃时的3-4倍,过高容易引起粘缸,同时加剧活塞环、活塞的磨损,严重时烧机油,引起机油的消耗量增多。

(5)正确使用油门。作业时油门应稳定在额定供油位置。如因工作负荷改变,需要改变油门时,不论是加油或是减油,均应缓慢进行,以发动机不冒黑烟为原则。经常保持喷油器在雾化良好的状态下工作。供油提前角要正确,过晚冒烟,易产生积碳,加剧汽缸的磨损。

(6)提高维修质量。发动机大修时,要严格检查校正曲轴、连杆的弯曲度。汽缸安装时,要使用专用的安装工具,缓慢的将缸套完全压装到缸体内,使台肩与缸体止口上平面紧密贴合,不允许使用手锤用力猛砸。

3结论语

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磨损是最常见的故障。为了防止汽缸的过快磨损,在使用维护上要多注意,不要在低温或高温时频繁启动;做好三滤系统的清洗和保养,避免空气、燃油、润滑油中的磨料粒子进人汽缸中;提高发动机大修质量,以延长汽缸的使用寿命。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