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年种植水稻面积达到180万亩,其中适宜水稻机插秧的面积达到150万亩,2014年全县水稻机插秧面积到达75万亩,笔者结合对,谈一谈对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体会。
为了摸索水稻机插秧最佳的种植密度、基本苗、分孽高峰苗、有效穗数和产量结构,选择适宜我县高产稳产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亩产量,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试验机具品牌型号为洋马乘座式高速插秧机VP6,试验地点选在堰口镇高王村,试验面积为50.4亩。试验密度分为三种:1.8万穴/亩、1.6万穴/亩和1.3万穴/亩,栽插株数基本相同。试验品种为盐稻10号和特糯2072。机播期与机插期分别在5月20日、5月21日和6月8日、6月10日进行,机插深度一般在1-2cm。播种量为盐稻10号每亩3.5kg,每只秧盘140g;特糯2072每亩2.5kg,每只秧盘110g。
从产量结构与实收亩产来看,盐稻10号栽插密度越高,成穗数越多,产量就越高;特糯2072在适宜密度(1.6万穴/亩)时产量最高。肥料运筹方面,氮肥30%-40%做基肥,30%-40%做分孽肥,20%-40%做穗肥;钾肥30%-40%做基肥,60%-70%做追肥。水浆管理上,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分孽至拔节期浅水勤灌,群体茎孽达预定穗数时排水烤田,拔节期至抽穗期保持3-4cm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10天断水。
通过试验,我们体会到机插时行距是固定的,只能调节株距与苗数,盐稻10号必须用30cm×14cm密度机插,确保插足基本苗。机插秧在插秧时,秧苗个体小一定要浅插,才能减少秧苗的缓后期,加快分孽,提高分孽成穗率。每盘秧苗苗数不得少于2600株,才能确保苗数不少于5万。肥料施用上,要分次施用,加快早生分孽,促进早发避免一次施用过多发生肥害。机插秧盐稻10号比特糯2072稳产高产。
寿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机插秧工作,把机插秧工作列人重要议事议程,成立了领导班子,组建了专抓队伍,强化了责任措施,为加快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资金投入是做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的坚强后盾。2014年寿县积极创新投入方式,实施累加补贴,实行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倾斜。
加快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做到机艺结合,做好机械操作培训、机插示范、购机补贴、机具推介和售后维修服务。要建立定人定点联系制度,做到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到田间。办点示范,大户带动。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组织种粮大户和当地农民就近学习水稻育插秧实用技术。同时要将水稻育插秧技术与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结合起来,请机插大户现身说法,使培训进入本土化教学,教师与学员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零距离地实践。工厂育秧是出路。大力发展工厂化集中育秧,采取为农民代育秧、代机耕、代机插、代机收、代烘干、代储藏的办法,能够有效地保障水稻机插常态化、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