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门间隙的检测和调整
在检测和调整气门间隙时,必须确保气门完全关闭,气门挺杆位于最低位置(即凸轮的基圆上)。对于顶置式气门,需要调整摇臂端头的调整螺钉。首先松开锁紧螺母及调整螺钉,将塞尺插入气门与摇臂或调整螺钉之间,旋紧调整螺钉使塞尺被轻轻压住,然后旋紧锁紧螺母,最后用塞尺复检一次,直至符合原厂要求。
以六缸汽油机(工作顺序为1、5、3、6、2、4)为例,一般的检查与调整方法如下:
1.逐缸调整法:
找到点火正时标记,确定1缸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分别调整进、排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转动曲轴120°,按照发动机工作顺序,调整5缸进、排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调整其他气门间隙。
调整时,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时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合适。
调整时,先旋松锁紧螺母,然后旋转调整螺钉直到间隙合适为止,最后旋紧调整螺母并锁紧。
最后对所有气门进行复检。
2.两次调整法:
找到点火正时标记,旋转曲轴使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按照"双一排一不一进"原则判断可调气门,用塞尺测量可调气门间隙。
调整间隙不符合要求的气门,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转动曲轴360°,检查并调整剩余气门的间隙。
二、气门及座圈的密封性检测
1.气门密封的检测方法:
用起子短路发现有的气缸不工作,拆下火花塞,用手指堵住孔,转动曲轴凭感觉判断气缸压力。
用气缸压力表紧压火花塞孔(发动机正常温度时,拆下全部火花塞,节气门全开),逐缸检查,用起动机使曲轴旋转,看压力表最大读数,各缸值差不大于10%。
若压力过低,除其它故障之外,多数属于气门密封不良引起,应拆检修复气门。
2.磨好后的气门密封性检验方法:
铅笔划线法:在气门接触面宽度符合要求时,用软铅笔在气门工作面上每隔5mm均匀划出若干线条,插入座圈转动1/4圈,取出后如线条中间全部切断为接触良好。
红丹油鉴别法:在气门工作表面上淡淡涂一层薄红丹油,将气门压在座圈上转1/4圈,取出后如气门被刮去的红丹油布满座孔无间隙即为合格。
仪器检验法:用油洗净气门及其座口,使用专门气门密封检验器进行检查。一般要求在3分钟内,真空度从初始的78±4kPa,下降的最大值不超过10kPa即为合格。
液体渗漏检查法:将气缸盖搁平(燃烧室朝上),将洗净后的气门插入导管,倒入煤油,5分钟内应无渗漏,否则为密封不良。
目视法:气门磨好后洗净装回座孔,轻拍数次,然后取出察看,气门和座圈工作面有完整明亮的光环且无斑点为好。
就车检验法:活塞位于上止点,用490~588kPa的压缩空气从火花塞孔压入气缸内,同时分别在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处察听有无漏气声,即可判定进排气门是否漏气。
3.气门座圈的检测:
将气门座圈清理干净并检查工作面,气门座圈工作面磨损变宽超过2mm,工作面烧蚀出现斑点、凹陷时,应进行铰削与修磨。
在新气门或修磨过的气门锥面上涂一层红丹油,检查接触面的位置,应在气门锥面的中下部,宽度为1.20~1.60mm。如果接触面偏上,则应用30°铰刀铰削,使接触面下移;如果接触面偏下,则应用60°铰刀铰削,使接触面上移。
用45°细铰刀或铰刀下面垫上细砂布铰磨,以降低接触面的粗糙度。如气门座圈工作面低于气门座圈原平面1.5mm时,应更换气门座圈。
气门座圈修磨前,应确定其最大允许修磨尺寸。确定方法是插入气门并压紧在气门座上。测量气门杆尾部与缸盖上边缘的距离,减去进排气门长度的最小尺寸即为最大允许修磨尺寸。
铰削气门座圈时,一定要按照角度顺序的要求铰削,以免座圈报废。气门座圈工作位置低于原平面1.5mm时,应更换气门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