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节约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农机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普遍存在的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节约型农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因此,提高农机效率和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机节能减排现状
我国柴油消耗中,农机的柴油消耗占据了35%~40%。2012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8%,全年生产柴油量超过1.5亿t。根据我国2020年实现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的战略目标,预计农机柴油消耗量将至少达到7500万t。数据显示,农业柴油消耗量约占我国年生产石油总量的30%,其中农田作业和农业运输占据了70%以上的柴油消耗,尤其是耕整地、收获和种植环节能耗最高,农业大省的柴油消耗量显著高于其他省份。
农机能耗高的原因
传统农机以小型设备为主,存在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如农用三轮车和小型拖拉机等。柴油机作为农机主要动力源,长时间使用后,零部件磨损导致阻力增加,功耗和油耗上升,但功率却下降。使用者缺乏检修意识,导致能源浪费加剧。此外,喷油器雾化不良或滴油问题使柴油无法充分燃烧,进一步增加油耗。使用者在设备出现故障后继续操作,部分气缸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油耗大幅增加。
我国农田地块小而分散,农机作业时频繁转移路线或转弯,实际作业时间少,效率低下。大部分农机操作人员为农民,缺乏系统培训和节能减排意识,导致设备浪费和磨损严重。部分农机已超使用年限,但使用者因成本问题不愿更换,这些设备油耗高、效率低,部件阻力大,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浪费。
农机节能减排技术推广
研究表明,国外农机能耗比我国低30%左右。因此,大力发展新型柴油机技术,降低排放和能耗,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同时,改善农机使用条件,解决地块小、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也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节能意识:通过宣传画、讲座等形式,普及农机节能减排知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2.选用优良农机: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推广安全、可靠、环保、能耗低的新型农机,逐步淘汰落后设备。
3.推广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收获、微滴灌、喷灌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定期组织专业检修,确保农机能耗和排放符合标准。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推动农机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