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2019-04-23 16:14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近年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推广。该技术通过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和机械深松等措施,显著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抑制农田表土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1.免少耕播种技术

免少耕播种技术是利用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地上进行播种。由于秸秆残茬覆盖和地表平整度差,这一技术对播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2.秸秆覆盖技术

玉米秸秆处理是保护性耕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应用的秸秆分离处理机,将秸秆与深松作业分步进行,既解决了深松机堵塞问题,又为播种创造了条件。

3.机械深松技术

机械深松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降水入渗率,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有效提高产量。深松后的土壤蓄水能力增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土壤环境。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秸秆覆盖和深松技术,减少土壤流失,有效抑制沙尘暴。

2.减少大气污染:秸秆还田减少焚烧,对治理大气污染有显著效果。

3.增强抗旱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旱区节水抗旱能力,提高农田生产力。

4.减少化肥使用:通过轮作休耕和保护性耕作,合理利用耕地深层营养,减少化肥依赖。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通过新闻媒体和现场演示会推广技术。

2.试点推广:通过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如八号镇晨辉农机合作社的示范田活动,展示了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优势。

3.技术培训:强化技术人才培训,确保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掌握操作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将在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农业产量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