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2021-09-09 08:00

玉米粘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玉米田和组织被吃光,幼虫常列纵队迁移幻灯另一块田terre为害,故又名“行军虫”。玉米粘虫是一种具有暴发性、毁灭性的害虫,俗称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五花虫等。对农作物粮食产量有影响的是粘虫的幼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能吃光作物叶片,咬断作物的穗,造成严重减产。幼虫共6龄,1~2龄多隐藏在作物新叶或叶鞘中取食为害,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3龄以上幼虫为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抗药能力要比2~3龄增强约10倍。因此,在3龄前防治效果最好,因为此时粘虫的抗药性最弱。在防治上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以提高防效。玉米粘虫幼虫食叶,具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大发生可将玉米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1~2龄幼虫仅食叶肉成白条斑,3龄后取食成缺刻,5~6龄幼虫可食尽叶片成光杆。防治关键时期:针对玉米粘虫短期内暴发成灾,3龄后食量暴增、抗药性增强等特性,玉米粘虫防治应抓住幼虫3龄暴食为害前的关键防治时期,进行集中连片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喷药,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达标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30头/每百株以上时,每亩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克加水50公斤,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加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