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种植抗病、轻病、耐病品种。
2、轮作。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3、清洁田园。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
4、种子处理。使用无病种子或温汤浸种。
5、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棚室及时通风排湿,露地适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合理密度以利于通风采光。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8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甲基托布津、扑海因、多菌灵、敌菌灵、菌力克、世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