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谷子的幼苗时期。种子上沾染的和土壤、肥料中的卵孢子发芽后,用芽管侵入谷子幼芽芽鞘,随着生长点的分化和发育,菌丝达到叶部和穗部。烂芽在菌量大、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侵染时发生,幼芽出土前发病,芽尖扭转弯曲,变褐坏死,不能出土而死亡。从2叶期到抽穗前发病,病株轻者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卷曲,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抽穗前,灰背病株继续发展或植株新发病,病株上部2~3片叶片不能展开,卷筒直立向上,叶片前端变为黄。有些病株能够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全部或部分畸形,颖片伸长变形,呈尖刺状,向外伸张,呈刺猬状,称为“刺猬头”。病穗变褐干枯,组织破裂,也散出大量黄褐色粉末状物,即卵孢子。谷苗3、4叶时,病苗叶上产生污黄色不规则条斑,潮湿时,叶背产生灰白色霜霉层(孢子囊梗及孢子囊)。重病苗会逐渐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