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黑腐病是由野油菜黄单孢杆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油菜各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后期为主。病菌侵染根、茎、叶、角果。叶片发病后,叶脉变为灰褐色,逐渐呈黑色网状。病斑黄色,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形,角尖向内,病斑扩展常致叶片干枯。抽薹后主轴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长条斑,湿度大时溢出大量黄色菌脓,后变黑褐色腐烂,主轴萎缩卷曲,角果干秕或枯死。角果染病产生褐色至黑褐色斑,稍凹陷,种子上生油浸状褐色斑,局限在表皮上。该病可致根、茎、维管束变黑,后期部分或全株枯萎。主茎、枝和花序受害,初生暗绿色油浸状长条斑,后变为黑褐色病斑,病部产生大量乳黄色菌脓,多时呈黄色透明黏液状,病部无臭味。患病的主茎、根维管束变黑,横切面有黑环,主茎停止生长,萎缩卷曲,直至死亡。荚果上亦形成褐色或黑褐色斑块,常略凹陷。患病新鲜种子上也有油浸状褐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