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锈病的发病条件如何?

2022-09-26 06:07

锈菌主要在田间越冬,有病株残留,夏季孢子可在南方温暖地区越冬。通过气流传播和再感染。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在暴雨、高湿的多雨天气中发病最为严重。如地势低、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的地块容易生锈。发病条件包括:1、豆角锈病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流行,多阴雨高湿度的连阴雨天气,发病最严重。2、如低洼积水,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的地块易感染锈病。锈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在18―25℃时,空气湿度大或雾露重时,寄主表面有水滴水膜时,夏孢子最易萌发侵入寄主,病株又以夏孢子通过气流、昆虫、人畜在田间植株间传播,引起频繁的再侵染,产生的冬孢子堆又成为翌年春植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15~24℃,10~30℃均可萌发,其中以16~22℃最适。日均温24.5℃,相对湿度84%,潜育期9—12天。菜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湿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苗期不发病,秋播菜豆及连作地发病重。豆角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源来自豆角的病残体或遗落田间的孢子堆。病原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侵入植株,可借助风雨、昆虫或灌溉进行传播,引起频繁侵染。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95%以上。低洼、排水不良及豆角种植密度大或植株徒长、通风透光差,氮肥使用过量的田块发病重。昼夜温差大,高湿及棚内结露时间长容易发病。豆角锈病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竖年春季气候适宜萌发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危害。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