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霜霉病主要侵染循环?

2022-11-12 12:53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在种子上越冬。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残体上的卵孢子侵染的机会较少,病苗则是再侵染源。霜霉病的分生孢子会依附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进行越冬工作。当温度升到20度左右的时候,分生孢子便会逐渐活动,开始感染豇豆植株。温度在10-30度的范围之外的话,其发病情况是非常少的。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0~22℃,高于30℃或低于10℃均不发病。卵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气温为15℃时,带病种子上的卵孢子发芽率高达16%,20℃为l%,25℃时则不发芽。主要的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夏季,因为这个时候高温高湿,是非常适合分生孢子活动的。尤其是在长江以南等地区发生情况更为严重。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