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预防赤霉病纹枯病最佳时间,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22-12-27 08:01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穗腐在小麦扬花时,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时播种,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在始花期,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控2次,间隔5d~7d。也可以使用咪酰胺、氰烯菌酯、多.铜喷雾等药剂防治,需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使用3~4次药剂。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对水30~45公斤细雾喷施。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