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发病最适温度为22-27℃,10℃以下、30℃以上病斑停止生长。病菌在残棵或土里越冬,第二年温度湿度适宜,越冬病菌产生孢子,开始初次侵染。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可以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幼苗发病。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再产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流水、风雨及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摘瓜时,果实表面若带有分生孢子,贮藏运输过程中也可以侵染发病。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拟菌核随病残体在上壤中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上越冬。翌年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散,形成再侵染源。气温10~30℃均可发病。20~24℃,棚室相对湿度90%~95%,最为适宜,相对湿度低于54%,病轻或不发病。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以6月中旬、7月上句的梅雨季节发生最重。西瓜生长期多阴雨、地块低洼积水,或棚室内温暖潮湿、重茬种植,过多施用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植株生长衰弱等有利于发病。
西瓜炭疽病多为土壤传播,所以轮作换茬尤为重要。其传播途径:越冬病菌物第二年条件适宜萌发产生分生包子,借风雨、流水传播。西瓜炭疽病在全世界西瓜产区绝大多数均可发生,其中以气候湿润地区最为明显与普遍。在气候条件适宜时,该病害从植株苗期到生育初、中、后期均可发生,尤以中期和后期危害最严重,会造成果实腐烂以及茎叶枯死,是西瓜运输及储藏时期引起烂果的重要病害之一。西瓜炭疽病的发病率在10-20%,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15%,严重时发病率可达100%,产量损失达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