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几乎所有的草莓灰霉病越冬菌源均来自病残体附着的菌丝上,在合适温度(低温)和湿度(92%-95%)条件下开始其侵染过程,侵入口多在植株的伤口以及枯死部位,之后蔓延至植株的老叶、枯叶、花瓣、果实等部位。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