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在农业防治方面,应选用抗病品种,并合理布局和定期轮换抗源。适期播种,避免过早,以减轻秋苗期条锈病的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搭配氮磷钾,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严重时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并清除自生麦。
在药剂防治方面,种子处理可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田间喷药在发病初期进行,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大田防治时,在秋季和早春发现病中心及时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防治药剂主要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如氟环唑、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特别是戊唑醇在抽穗扬花期防治赤霉病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