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一旦发现草莓生病,要第一时间将生病的叶子、果实摘下,深埋或烧毁,清除病菌,以防再感染。此外,可采用唑类药物防治,但必须注意控制用量,如果用量过大,很容易抑制草莓的生长。
防治草莓白粉病,首先要选种抗病品种、选用脱毒无病壮苗,其次要合理轮作倒茬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第三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控制田间湿度、适当提高田间温度,第四要在初发病时用腐霉利、瑞毒霉、吡唑醚菌酯、施佳乐、速克灵、腈菌唑等农药田间交替喷雾防治。
选种抗性品种;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控制氮肥,增施氮磷肥,增强长势;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棚室栽培前可采用硫磺熏烟消毒。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进行水肥管理;施用腐熟有机肥、复合肥要适量,尤其氮肥不能施用过多,防止烧苗及旺长;适时浇水,满足苗期对水分的需求;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增加温室草莓的通风透光性。
农业措施。a选择抗病品种;b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进行水肥管理;物理措施。a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b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病梗、病果,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唑类药物是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一次用药量过大或多次用药,会对草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草莓白粉病治疗:白粉病的手段比较有限,主要还是靠预防。首先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减少植株患病的可能。其次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多施磷钾肥,这样也能提升抗病能力。除了施肥之外,还要注意浇水,如果环境湿度过大,则要限制水量,并且加强通风,这样可以减少真菌滋生的可能。平时要注意修剪,及时摘除老叶病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