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与晚疫病的区别,芹菜斑枯病的发病条件?

2023-06-23 18:38

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褐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芹菜斑枯病在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在20-25℃的温度和90%以上湿度条件下,病害易大发生;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加剧病害的发生;芹菜缺水缺肥,生长不良,植株长势弱,抗病力差,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芹菜斑枯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借助菌丝体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会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农事操作传播。在芹菜种植过程中,遇低温、高湿环境时该病的孢子便会侵入老叶、有伤口的叶片中,潜育几天后再产生分生孢子扩散传播。低温高湿是斑枯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20-25℃,湿度在90%以上时容易发病严重;若遇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夜间结露,或者通风排湿不及时,会加剧病害扩散。

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加剧病害的发生;芹菜缺水缺肥,生长不良,植株长势弱,抗病力差,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病残体上越冬,且存活1年以上。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染病,产出分生孢子,在育苗畦内传播蔓延。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遇适宜温、湿度。条件,产出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风、雨水飞濺将孢子传到芹菜上。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褐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发病潜伏期5~10天。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冬季10~12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日夜温差大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高温干旱而夜间结露多、时间长的天气条件下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缺肥、缺水和植株生长不良等情况下发病也重。

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经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在适宜条件下潜育期8天左右,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气温20~25℃,湿度为95﹪以上适宜发生;在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生势弱;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气温20~25℃,湿度为95﹪以上适宜发生;在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生势弱;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该病是由芹菜壳针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由种子传带,可做远距离传播,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1年以上。菌丝体也可以在病残体及种株根部越冬。越冬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风雨、人畜、工具传播,遇有水滴,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穿透皮层侵入。病菌在冷凉天气下发育迅速,高湿条件下也易发生,发生适宜温度为20-25°C,相对湿度为85%以上。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