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作为我国主要的蔬菜之一,其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介绍白菜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土壤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土壤准备与播种
白菜喜冷凉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避免连作。播种前15-20天进行深翻20-30cm,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作为基肥。播种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50cm,株距30-40cm;育苗移栽苗龄25-30天,行距60cm,株距40cm。
2.田间管理技术
(1)水分管理:白菜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幼苗期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莲座期和结球期需水量大,应保证充足供水,但避免积水。(2)追肥管理:白菜生长期间追肥2-3次。第一次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kg;第二次在莲座期,每亩追施复合肥15kg;第三次在结球初期,每亩追施钾肥10kg。
3.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等。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防治软腐病,用72%丙森·锰锌500倍液防治霜霉病。(2)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等。可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菜青虫,用10%吡虫啉1500倍液防治蚜虫。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叶和残株。
4.收获与储藏
白菜成熟后应及时收获,一般在外叶开始发黄、叶球紧实时收获最佳。收获时留2-3片外叶保护叶球。储藏时保持温度0-2℃,相对湿度85-90%,定期检查,及时处理病球。
通过以上栽培技术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白菜的产量和品质。种植户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品种特点,灵活运用各项技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