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胫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和薯块。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轻者发病率2-5%,严重可达40-50%,田间常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贮藏时若窖温偏高则易引起烂薯。
防治方法包括:
1.选用抗病品种如抗疫1号、胜利1号、反帝2号、渭会2号、渭会4号和渭薯2号等。
2.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
3.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
4.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
5.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减少菌源。
6.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入窖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
7.药剂防治:噻霉酮滴灌150g/亩或叶面喷雾80g/亩,连用两次。
发病原因主要是种植环境高温、高湿、土壤排水不良等。病薯带菌,病菌通过切薯传给种薯,造成母薯腐烂,并从母薯进入植株地上茎。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从伤口再侵染健株。雨水多、低洼地发病重。贮藏期和窖内通气不良,温度高、湿度大,容易造成烂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