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的侵染循环特点,油菜菌核病是如何侵染传播的?

2023-08-10 15:29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夏(冬油菜区)、越冬(冬、春油菜区)。病残体、种子中的菌核随着施肥、播种等农事操作进入土壤中。春季,在旬平均气温超过5℃、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的菌核陆续萌发。油菜抽薹开花期间、旬平均气温8-14℃时,大量形成子囊盘。子囊盐初现至终止历时20-50天,每个子囊盘喷射子囊孢子的持续时间为8-15天,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最远可至数公里。通常情况下,子囊孢子萌发侵染花瓣,带菌花瓣脱落至叶片上引起叶片发病,叶片病斑扩大蔓延至茎,或病花瓣黏附茎秆,而诱发茎部发病。

病菌主要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中国南方冬播油菜区10~12月有少数菌核萌发,使幼苗发病,绝大多数菌核在翌年3~4月间萌发,产生子囊盘。中国北方油菜区则在3~5月间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长出菌丝体,致寄主组织腐烂变色。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侵入茎秆,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或沾附进行重复侵染。生长后期又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

病菌主要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中国南方冬播油菜区10~12月有少数菌核萌发,使幼苗发病,绝大多数菌核在翌年3~4月间萌发,产生子囊盘。中国北方油菜区则在3~5月间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长出菌丝体,致寄主组织腐烂变色。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侵入茎秆,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或沾附进行重复侵染。

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长出菌丝体,致寄主组织腐烂变色。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侵入茎秆,也可通过病、健组织接触或沾附进行重复侵染。生长后期又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适温0~30℃,最适温度20℃,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菌核可不休眠,5—20℃及较高的土壤湿度即可萌发,其中以15℃最适。在潮湿土壤中菌核能存活1年,干燥土中可存活3年。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但以5~10℃为适,萌发经48小时完成。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夏(冬油菜区)、越冬(冬、春油菜区)。病残体、种子中的菌核随着施肥、播种等农事操作进入土壤中。春季,在旬平均气温超过5℃、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的菌核陆续萌发。油菜抽薹开花期间、旬平均气温8-14℃时,大量形成子囊盘。

病菌主要以菌核散落在土中或混杂不种子、肥料中越夏和越冬,在三四月间,气候温暖潮湿,菌核大量萌发,产生子囊盘,放出大量病菌(子囊孢子),随风传播,侵害油菜。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