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后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一层白粉(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变脆、卷缩,失去光合作用功能。一般在黄瓜下部叶片上先发生,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叶面背面粉斑比叶正面多。叶柄和茎上症状与叶片相似,但白粉量少。有时病斑上出现散生或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病菌的闭囊壳)。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