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三氯异氰脲酸500倍液,预防本田发病。大田施药适期应掌握在零星发病阶段,以消灭发病中心为主,防止扩大蔓延。常用的药剂有35%克壮·叶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2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1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噻菌茂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20%噻森铜悬浮剂2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2000倍液喷雾。要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可以选择抗病品种,将种子使用福尔马林浸种、闷种后再催芽播种,清除田边杂草。进入发病初期时可以使用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铵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加强田间病情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秧田在秧苗3叶期及拔秧前3-5天用药;稻田在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气候有利于发病时,特别是出现病斑,应立即施药防治。可用噻森铜、噻菌铜、中生菌素、奎啉铜、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用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400克加24%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30千克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共喷2-3次。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适用药有噻霉酮、噻唑锌、碱式硫酸铜、噻森铜、噻菌铜、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辛菌胺醋酸盐等,在稻田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用药防治,常年易发病区在台风暴雨后及时用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