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锈病是由豆薯层锈菌引起的,主要侵染大豆的叶片、叶柄及茎。病害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后病斑稍扩大,受叶脉限制成不规则形。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该病主要靠夏孢子进行传播蔓延,至于冬孢子的作用尚不清楚。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南方秋大豆播种早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鼓粒期受害重。大豆锈病蔓延比较快,要及时施药防治。大豆锈病的传播途径是风速和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