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灰霉病,又称灰毛病、黑毛病,是由灰葡萄孢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是日光温室莴苣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在莴笋的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严重时常常造成茎叶腐烂,导致产量、质量损失严重。
苗期发病时,受害茎、叶呈水渍状腐烂。成株发病一般从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初呈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大而呈褐色。病叶基部呈红褐色病痕,形状、大小不等。茎基部被害状与叶柄基部相似,严重时从基部向上溃烂,地上部茎叶凋萎,整株死亡。
莴苣灰霉病病斑一般较大,有明显轮纹,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茎上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后期扩大后形成褐腐,与茎连接的叶片,从叶柄开始,沿叶柄向前扩展,形成深褐色斑,最后整株逐步干枯死亡。潮湿时病部表面上产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湿度大、温度低易发病,初茎或叶有水浸状,后期有灰色霉菌。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灰霉特或扑海因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