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问“猪得口蹄疫了,人能不能被传染?”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所以今天有必要简单聊一聊。首先,我们明确的是,猪是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动物,但是人不是,也就是说,口蹄疫不会传染给人。如此来看,最直接的答案是人不会被传染,但是大家注意:等号显然不能直接划到这里为止。要较为全面的了解人会不会得口蹄疫,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动物和感染动物。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动物:偶蹄目动物易感染口蹄疫病毒,比如家畜中的牛、羊、猪,野生动物中的象、河马、野牛、长颈鹿、鹿等,也有水貂、栗鼠有了感染口蹄疫的报道。口蹄疫病毒的感染动物:考虑到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所以不排除某些情况下口蹄疫病毒能够感染不常见的动物。
1898年德国的两位科学家首次证明了口蹄疫的病原体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其成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动物病毒。从此关于口蹄疫的研究相继开展起来,包括病理学、细胞学、免疫学等等。关于口蹄疫病毒和人体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口蹄疫病毒作为一种能够感染人的病毒,作用机制是什么;二是人体有没有抵抗口蹄疫病毒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口蹄疫病毒感染人的病例非常罕见,通过整理二十世纪报道的口蹄疫病毒感染人的52个病例发现,所有感染者都发生在英国,并且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和病畜直接接触而感染,另外一类是在实验室中病毒暴露感染。这些病例的感染途径不同,其症状也不同,感染后症状有发热、呕吐、口腔黏膜充血、皮肤出现水泡等。虽然口蹄疫病毒感染人的病例极其罕见,但是并不能完全否认人体的易感性。
人们对口蹄疫病毒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在没有足够数据支持,但已经报道过的案例说明人体是能够被口蹄疫感染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伤口及消化道。详细研究指出,人体的皮肤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完整的皮肤能够完全隔绝口蹄疫病毒。人体对病毒的最佳防护就是从自身做起,保障皮肤尤其是手上皮肤没有创伤,在接触病畜或处理病畜肉品后立即清洗消毒即可确保人体安全。
建国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口蹄疫疫情主要由国家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处置,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口蹄疫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山东省为例,一项口蹄疫病毒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620名高危人群中没有发现口蹄疫抗体阳性者。这是因为我国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在平时即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口蹄疫知识的宣传,增强了防范意识和安全保障,再加上防控措施全面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体感染口蹄疫。
总体上看,口蹄疫病毒感染人的几率很小。即使这样,在个人自身防护上,如不吃生肉、接触病畜后立即洗手消毒、防止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落入人的口鼻和眼结膜等方面,我们必须做到位。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安全无小事”,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处置疫情时,必须戴口罩,穿防护服进行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动物疫病向人的传播,真正保护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