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2022-12-29 07:07

症状:体温42℃以上,急性型皮肤有红斑,指压褪色,常突然死亡;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常有疹块;慢性型可见关节炎、跛行,皮肤坏死。剖检可见:肾淤血肿大,脾高度肿大呈紫色。防治:可用疫苗预防,用青霉素配合安乃近等退热药治疗有效。

体温升至42℃以上,用退热药往后,有的病猪病症很快减轻,易反复,病情很快变坏,且皮肤出现紫黑色连片斑块。走路僵硬形如踩高跷。大猪和老龄猪粪便干硬,而小猪表现腹泻;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哺乳仔猪和刚断奶的小猪,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不超过一天。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12月龄架子猪,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病猪、临床康复猪及健康带菌猪都是传染源。猪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而感染,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节较多发,冬、春季节只有散发。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猪丹毒的临床症状:1、急性败血型,个别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眼结膜充血,大便干硬,后期腹泻。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红斑,其大小和形状不一,以耳、颈、背、腿外侧多见,指压褪色,指去复原。2、亚急性疹块型,病情较缓和,体温一般不超过42℃,在身体多处皮肤上出现方形、菱形或不规叫疹块,疹块稍突起,发红,中问苍白,界限明显,很像烙印,故有打火印之称。3、慢性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性转变而来,主要有皮肤坏死、慢性关节炎和慢性心内膜炎。

症状较典型,主要特征在全身各部,尤其胸侧、背侧、股外侧、颈部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方形或菱形的紫红色疹块,凸出于皮肤表面,中央苍白,上有浆液性分泌物,干后结痂或皮肤坏死,不久脱落而自愈。

最急性的猪丹毒看不见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的,体温升高到41-42℃,两眼清亮,排小球状粪便,食欲不振。亚急性的,体表有凌型或不规则突起斑块,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慢性的出现关节炎,鹅行步,坏死性皮炎。

体温明显升高,往往超过42C;食欲骤然降低,有时伴发呕吐;往往出现寒战,拒绝走动,步态僵硬,行走蹒跚;眼结膜发生充血,发病经过1~2天或者在临死前,胸部、腹部以及股内皮肤较薄处开始出现红斑,且形状和大小都有所不同,初期呈淡红色,之后颜色逐渐变深。病程右边持续2~4天,发病率通常在55%左右,死亡率一般80%~90%。

体温升高42℃以上,寒战、呕吐。站立时背腰拱起,结膜充血,大便干硬,后期腹泻,皮肤上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斑,指压褪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皮质部有出血点,红、白髓界线不清;胃底充血呈大红布色;小肠黏膜充血;肺淤血水肿;肾肿大呈紫红色并散有云雾状斑;心包积液有纤维性渗出。

猪丹毒临床症状:感染猪丹毒后潜伏期的长短与猪的抵抗力大小、感染途径、病原菌的数量及其毒力强弱等有密切关系。人工感染潜伏期1~7天,一般为3~5天。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型呈现高热、败血症状;亚急性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疹块,呈菱形、圆形及方形不等;慢性型表现非化脓性关节炎、疣状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