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

2023-01-02 16:08

羊衣原体病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传染病,以流产或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病羊和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原菌,污染水源和饲料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尘埃和散布于空气的液滴,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羔羊关节炎和结膜炎常见于夏秋。许多野生动物和禽类是衣原体的自然贮主。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衣原体可通过患病动物的泪液、乳汁、尿液、粪便、鼻分泌物以及流产的胎衣、胎儿、羊水等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饲料及环境。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也可通过本交感染;本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一些应激因素如密集饲养、长途运输、营养缺乏或迁徒、营养不良、寄生虫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通常在冬末初春季节发生,主要是由于此时缺少牧草、饲料单一,导致羊群缺乏营养,体况较差,抵抗力减弱;加之此时气候寒冷,可使衣原体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发病。另外,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较差,没有重视消毒灭源,也是引起该病的一个因素。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