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三交、大山外调牛群开始发病,头部、颈部、嘴唇周围等出现少量圆块状脱毛及白色胶皮样痂皮,皮肤增厚,病牛出现食欲减退、不安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延长,发病牛只迅速增多,病情加剧,病牛出现剧痒,头、颈、背、腹侧皮肤出现大量圆块状脱毛,出血,结痂,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牛只出现全身症状,拒食,渐行性消瘦,体况较差,最后心力衰竭而死亡,经诊断为疥螨病。
发病初期,病牛体表皮肤严重瘙痒,接着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废绝,机体消瘦,病变处皮肤形成结痂且有所增厚,被毛逐渐脱落。感染疥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水疱、丘疹和脓疮,后期会形成灰白色的痂皮,硬如橡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少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形成明显的褶皱。感染痒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浅红色或者浅黄色的小结节和水疱,接着出现鳞屑以及呈浅黄色的脂肪样痂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密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导致大量被毛脱落,导致其通常由于冷冻、体质虚弱而发生死亡。
患牛头、颈、背、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发生剧烈瘙痒,被毛脱落,皮肤干硬、粗糙、增厚,重者出现皮肤龟裂,逐渐消瘦,有的患部呈弥漫性结节、表面粗糙,结节擦破后发生红、肿、热、痛、糜烂、渗出液等,患牛逐渐消瘦,生长发育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