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2023-01-11 08:29

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经常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叫肠毒血症,因本病死亡的羊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为软肾病。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吃过量结籽饲草;发病时搬圈至高燥地区。常发区定期注射羊厌气菌病三联苗或五联苗,大小羊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

随采食而进入羊只消化道的病原菌,大部分被真胃里的酸杀死,仅有小部分存活而进入肠道。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缓慢地增殖,产生的少量毒素依靠肠蠕动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因而防止了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在肠内大量积聚。但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干草突然改食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质的草料后,瘤胃内正常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一时不能适应。并且由于饲料发酵产酸,使瘤胃内的pH值降到4.O的情况下,大量未消化的淀粉颗粒经真胃进入小肠,导致D型菌迅速繁殖和产生大量原毒素。高浓度的毒素在小肠内被吸收入血液,并侵害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被损伤的血管壁渗透到机体全身而引起毒血症。

关于该病的发生机制,还研究得不够,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论是: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造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扰乱,所以病羊具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和高血酮。当母羊怀多羔或单羔胎儿过大时,在妊娠后期易发生,这是因为此期胎儿发育特别快,仅靠采食的伺料不能满足胎儿发育需要,为了满足胎儿生长,不得不动用体脂及体蛋白,因而产生体内糖元、体蛋白、体脂的动员,引起体内酮体生成增多,肝脏机能受损,代谢紊乱,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该病发生的诱因是饲料营养不均衡,饲草饲料营养水平低,短期饥饿、低钙血症、垂体-肾上腺系统平衡紊乱也可诱发该病。过多饲喂含蛋白质和脂肪多的精料使母羊过肥,以及饲喂低蛋白、低脂肪的饲料使母羊过瘦均可以诱发该病。

是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D型)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