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主要是接触性传染,尤其是患病畜的流产物,包括羊水、胎衣、死胎等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如果同群畜有病畜,流产的时候就是最容易得布病的时候;如果没病畜,那么引进牛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感染布病杆菌的牛才会得布病。一般是接触了得布病的牛羊等被传染到布病杆菌的,也有从北方调进的牛,本来就是打过布病活疫苗,体质下降后也会发布病。本地黄牛和水牛患病较少,主要是感染奶牛。
感染途径主要有:
1.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
3.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及实验室操作人员易通过该途径感染。
牛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布病,但生殖活动后,尤其妊娠母牛易感。初生3个月龄的幼犊感染后可自行痊愈,而7月龄牛犊则难以摆脱布氏杆菌病的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