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口鼻感染,感染后选择在巨噬细胞(主要在肺脏和淋巴结)中复制,但巨噬细胞又不能将病毒杀死,而其功能又受到影响。感染途径包括口腔、鼻腔、肌肉、腹腔和生殖道。传染通常发生于猪只之间的密切接触。
患病猪和带毒猪是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多种途径感染易感猪。病猪、带毒猪和患病母猪所产的仔猪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具都是重要传播源。
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精液和尿中排出。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猪只直接接触极易造成传播,猪场内和猪场间的移动成为主要传播方式。此病在仔猪中传播比在成猪中更容易。
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