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

2023-01-21 14:11

妊娠毒血症,又称羊妊娠中毒症或双羔病,是怀孕母羊在妊娠中后期,尤其是最后两个月内常见的一种亚急性代谢病。其发病机制涉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障碍,表现为肝脏脂肪浸润、低血糖、高酮体(酮血、酮尿)、虚弱和瞎眼等临床症状,常有凝视、食欲减退、卧地不起,甚至昏迷等症状。

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

1.配种过早:未达到体成熟的母羊过早配种,身体各器官未充分发育,导致疾病发生。

2.饲养管理水平低:饲料营养不全,尤其是妊娠中后期胎儿生长迅速时,谷物类饲料不足,导致体内酮体浓度增高,引发酮血症、酮尿症和酸中毒。

3.子宫胎盘供血不足:子宫张力过高(如多胎羊)或羊水过多压迫子宫血管,引起子宫缺血,导致胎盘早期剥离。

4.应激因素:气候剧变、疼痛、长途运输禁饲、饲料突变等,使血糖降低,诱发本病。

5.感染:羊只感染细菌或病毒,影响消化吸收,增加发病风险。

6.营养不良:冬季枯草季节,妊娠母羊常饲喂黄玉米秸秆,精料补充少,导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中间产物酮体增加,损害肝功能,引发低血糖症、高酮血症及高皮质醇症。

妊娠毒血症的病死率高,对母羊和羔羊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需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营养均衡,避免应激因素,及时治疗感染,以提高羊群繁殖性能,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