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这些细菌存在于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也常见于动物与人的口腔咽粘膜、扁桃体、皮肤等处,因此皮肤和粘膜创伤极易感染。该病呈散发性,很少流行,死亡率低。主要症状为羊的头颈、下颌发生化脓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硬肿,有的化脓溃烂形成瘘管。
预防羊放线杆菌病需注意清除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及饲料中的尖锐物和芒刺。可以喂食质地柔软或将饲料浸软后喂食。发现皮肤和黏膜损伤应及时处理,保持饲槽和饮水的清洁卫生,改善饲养条件,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一旦发现病羊,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及无治疗价值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