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光照密切相关。配种前及妊娠期延长光照时间和强度,可以提高受胎率,促进母猪提高产仔数,增加泌乳量,提高出生窝重和断乳窝重。
母猪断奶一周内,精粗料比约为7:3,其中精料里玉米多一些,豆粕少一些,目的是使母猪恢复体质,处于较稳定的健康状态。发情期前一周,精料中玉米略减,豆粕略增,精粗料比略为7:3(也可视母猪膘情增减),原则是使母猪保持七成膘左右。若母猪状态良好,就可在这个发情周期配种。配种时,应注意不同年龄段母猪配种时间的差异,如需要可在排卵前3小时左右注射促排卵针剂。受孕的前40天,精粗料比不变。
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农谚上有几句话,说的挺到位的:阴户沾草,输精正好;神情发呆,输精受胎;站立不动,正好配种;粘液变稠,正是火候。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根据农谚上的规则去操作就可以。还有一句农谚总结的也很全面: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老年母猪发情时间短,要在发情后及时配,后备母猪由于发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建议在发情后第二天配种,把握好配种时机,对母猪产仔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