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2023-02-05 19:41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为2-12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

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特点: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为2-12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

由于羊肠毒血症发病多为急性死亡,病程短,且临床症状明显,根据剖检肾脏呈软泥状、胆囊肿大、心包和腹腔积液等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另外,羊肠毒血症与出血性肠炎、炭疽、羊快疫、巴氏杆菌病等症状较为相似,因此要注意鉴别诊断。

此病多呈最急性症状,病程急速的,发病突然,有时可见到病羊向上跳跃,跌倒在地,发生痉挛,几分钟内死亡。病羊有时白天没有症状,第二天发现死于羊圈内。病程慢的,初期呈兴奋状,不安,空嚼,头向后倾斜,向一侧转圈。有的病羊全身肌肉振颤,抽搐,口吐白沫,最后痉挛而死亡。有的呈绿色糊状腹泻,在昏迷中死亡,病羊一般体温不高。

发病特点。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为2-12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

本病为突然性发作,症状较少被发现,在观察到症状后羊的死亡也随即发生。早晨通常在羊圈舍中发现膘情好的羊已经死亡。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为病羊四肢发抖、抽搐、头颈及四肢伸开、卧地、流涎、磨牙、转动眼球,有的会表现出厌食、停止反刍、腹痛、排稀粪且带恶臭味,病羊步态蹒跚,死亡常发生于1~2天后。死羊可观察到腹部膨大,口鼻有泡沫性液体流出或胃内容物为黄绿色。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尤其是羔羊.该病病羊死亡很快且死亡率很高,在临床症状上非常像羊快疫,所以又叫类快疫。病死羊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该病又常叫做软肾病。此病的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杆菌,该病原常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各年龄的羊均有易感性。但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羊易患此病。该病多发于春末和秋季牧草结实时期,多呈散发,潜伏期短,常突然发病并死亡,很少见到发病症状。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羊只为主。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通常羊只采食被芽胞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芽胞随之进入消化道,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发病。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昌从吃干草改为采食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含蛋白质的草料之后,导致羊的抵抗力下降和消化功能紊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迅速繁殖,产生大量e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e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发生休克而死。本病的发生常表现一定的季节性,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荐季节或采食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一般呈散发性流行。

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为病羊四肢发抖、抽搐、头颈及四肢伸开、卧地、流涎、磨牙、转动眼球,有的会表现出厌食、停止反刍、腹痛、排稀粪且带恶臭味,病羊步态蹒跚,死亡常发生于1~2天后。死羊可观察到腹部膨大,口鼻有泡沫性液体流出或胃内容物为黄绿色。

此病的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杆菌,该病原常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各年龄的羊均有易感性。但以2~l2月龄膘情好的羊易患此病。该病多发于春末和秋季牧草结实时期,多呈散发,潜伏期短,常突然发病并死亡,很少见到发病症状。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