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减蛋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产蛋率下降和蛋的质量降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一些养鸡场流行较为严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蛋率下降30%~50%,产异形蛋、或壳脆、无壳、褐壳蛋、蛋壳颜色变浅、表面粗糙、易破。各龄鸡均可感染,但以25~35周龄更易感,即刚进入产蛋高峰的鸡最易发生。最初症状是有色蛋壳的色泽消失,出现薄壳、软壳、无壳蛋和小型蛋。薄壳蛋蛋壳粗糙像砂纸,或蛋壳一端有粗颗粒,蛋白呈水样。发病后期产蛋率会回升;有的达不到预定的产蛋水平,或开产期推迟,有的出现。感染鸡群以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为特征。开始发病时有或没有一般性的下痢、食欲下降和萎靡不振,随后蛋壳褪色,接着泛起软壳蛋、薄壳蛋。薄壳蛋的外表粗拙,一端常呈细颗粒状如砂纸样。产蛋下降通常发生于24~36周龄,产蛋率降低20%~30%,甚至50%,产无色蛋、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等异常蛋,褐壳蛋蛋壳表面粗拙,褪色如白灰、灰黄粉样,蛋白呈水样,蛋黄色淡,有时蛋白中混有血液、异物等,种蛋孵化率降低,出壳后弱雏增多,产蛋下降持续4~10周后一般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