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结籽后,农区常见于夏收、秋收季节。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尤其是1岁左右、膘情好的羊发病率较高,2岁以上羊较少发病。3-12周龄的羔羊易感性最高。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进入机体,当肠道机能降低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病。
3.诱发因素:采食大量多汁青饲料、雨后或在低洼地区放牧、缺乏运动、气候骤变等都是诱因。
4.流行形式:多呈散发流行,雨季及气候骤变情况下易发。
发病特点:
1.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
2.多发于收菜季节或采食大量谷类饲料后
3.膘情好的羊更容易发病
4.2-12月龄的羊最易感
5.牧区常见于春末至秋季
6.农区多见于收割季节
7.绵羊发病率高于山羊
E型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孢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后发病。当饲料突然改变或采食过量大、运动不足时容易诱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