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绦虫病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2023-02-23 09:48

羊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羊肠道内的绦虫引起的一种疾病。羊绦虫的成熟节片及虫卵随粪便排到体外,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似囊尾蚴。羊只吞食这些地螨后,似囊尾蚴在羊肠道内翻出头节,吸附在肠粘膜上发育成成虫,导致羊致病。

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羊都可能感染该病,通常1岁以下的幼羊更容易发病,青年羊也可能发病并导致死亡,而2岁以上的羊只较少发病。该病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2~3月份羊只容易感染,4月份开始发病,5~7月份达到感染最高峰,8月份后感染率降低。春、夏、秋季节气候温暖,地螨大量滋生繁殖,特别是在灌木丛、森林、草地茂盛的地方,阴雨天、黄昏或早晨植物茎叶上布满地螨,羊只在吃草时容易将这些地螨食入而发病。

牛羊绦虫病的病原主要是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颜色通常为乳白色,形态为扁平带状,长度一般在1~6米,宽度约16毫米。它们的头部呈球状,上面有4个椭圆吸盘,没有顶突和钩。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