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布鲁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无芽孢、无荚膜、呈球杆状。在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布鲁氏菌常集结成团,可见于细胞内。
该病主要通过病畜及带菌动物作为传染源,尤其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最危险,因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会排出大量病原。病原可通过被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播,同时也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及生殖道(如交配)感染。人与病羊接触或加工病羊肉而不适当消毒时,也容易感染此病。
该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母羊较公羊更易感,尤其是性成熟期的羊。羊群感染后,首先表现为孕羊流产,初期仅有少数羊只流产,随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导致半数以上羊只流产,且大多数病羊流产一次。